事實上,不只是〈月夜〉這首詩而已,杜甫書寫婚戀關係中的女性,就是不只是自家的女性
其實呢即便是婚戀中的其他女性,都不缺乏從家庭倫理角色中脫離出來,然後呢
以男女的情色角度來書寫的。
〈月夜〉這首詩,宮體和倫常糾結的矛盾組合,其實並不是一個獨特的孤立而已
那麼當倫常跟情色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地母和神女的複合體的妻子形象
在杜甫自己的妻子身上,還在另外一首詩有了直接的反映
那就是我們前面引述過的〈進艇〉這一首詩,現在我們完整來看它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請看「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這個是直接接著「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而下來的它本身又帶有夫妻恩愛相隨的意涵和聯想,因此呢
清代的杜甫的名家楊倫他就認為,這兩句
就是在寫夫婦相慶慰之詞,互相慶幸,彼此安慰的詞。
以前啊,有一些詩評家認為:這兩句是分別去扣緊妻子跟兒子的
他認為不是,這兩句都是在講夫婦本身。那麼請看,用來慶慰夫妻團聚相隨
的「俱飛蛺蝶」以及「並蒂芙蓉」,這兩個比喻詞和其中的狎暱的感情
其實也是從齊梁以來,那麼常被唐代詩人所採用的宮體手法
可見這都是一脈而下的直系血親。
最有趣的是,漢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這一對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我們杜甫也呈現出類似的表現哦
請看杜甫一方面說:「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門扃。
相如才調逸,銀漢會雙星。
客來洗粉黛,日暮拾流螢。
不是無膏火,勸郎勤六經。」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是浪漫的愛情故事,杜甫並沒有否認,也沒有跳過
這一段非禮教的情節,他甚至用牛郎織女來形容他們,所以說「銀漢會雙星」
但是請注意,杜甫接著以傳統婦德的禮教規訓
表現出卓文君夜奔相如之後,善盡妻子責任的嫻淑,什麼又是「客來洗粉黛」,不事裝扮,又是「日暮拾流螢」,用來給丈
夫讀書,晚上的讀書要用,又是「勸郎勤六經」等等。於是浪漫就一變而成為道德訓示
但是呢在這一整段描寫,並不表示杜甫是迂腐的,我們從其他的地方來看
杜甫對於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婚戀關係,其實啊杜甫寫起來也是浪漫無比
那最有名的就是〈琴臺〉這一首詩,詩中說:「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雲。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
對這首詩,註解杜甫的清代的蔣弱六他說:
首聯的「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
簡直就是「千古情種,風流佳話,盡此二語」。
而整首詩,也就像黃生所說的:「清詞麗句,攀屈、宋,而軼齊、梁。」
請看齊梁的清詞麗句,都在這首詩裡面得到絕佳的呼應
到了民國以後的學者鄭騫先生,就把這一首詩稱之為「豔體之上乘」
而且他說,從這一首詩可以看到「少陵備眾法」,就是呢杜甫具備各式各樣的創作手法
「復能傳百情」,而且他能夠傳達各式各樣的情感,所以說「孰云無豔體,〈琴臺〉有遺聲」意思
是說,誰說杜甫詩沒有豔體,你看《琴臺》就是這個豔體的代表
那麼我們如果把這首詩,和杜甫的另外一首〈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中
所寫到的「琴臺隱絳唇」,都是跟這個卓文君有關的這個典故放在一起看
那麼我們在在就可以看到渲染女性容貌和她的衣飾的齊梁筆法,例如「野花」、 「寶靨」、
「絳唇」、 「蔓草」、 「羅裙」等等,就這樣集中的向卓文君這個人物輻輳匯聚
也整合出一個倩麗無方的美人造型哦,所以呢清代的邵子湘就指出
「野花」這十個字,已開溫、李,又看到溫庭筠、
李商隱的踪跡。這麼一來,這些詩句也就召喚出男性文人心目中蠢動的
「歸鳳求凰意」,意思是說司馬相如之所以會深受卓文君的吸引
然後有「歸鳳求凰」的這樣一種「鳳求凰」的表達,絕對是有原因的
所以說黃生啊,他又說這些詞彙「辭若
慕之,全詩低回想像,真若美之不容口」
這意思是說,整首詩讓我們低回戀慕不已,在想像中美人的魅力是不言可喻
像這樣的一個說法,已經挑明〈琴臺〉這一首詩文字風調、
真正的特色,那其實跟宮體齊梁是很接近的,而這也和〈月夜〉這首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都塑造出一種地母和神女複合統一的妻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