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这个社会偏好有关的
实验。那对,我们这边要讲的就是公平、互惠,或者是信任
那这些都是所谓的这个社会偏好,或者是说就是相较于自利
就是我在乎别人这样的偏好。好,那这边的话 你可以想,就是其实我们第一堂讲到的最后通牒谈判实验
那个就是一个跟这个公平有关的一个实验
在那个实验里面有一个提议者他提议怎么分配,然后回应者
决定拒绝或者是接受,那当他拒绝的时候呢,两个人什么都没有,那可是
如果他为什么不会觉得说他还是有笔没有好就接受呢?这个时候就是因为他会对于说
我放弃,比如说我放弃一块钱,让你拿不到九块钱,这个让我觉得说
这个我有复仇的快感,因为如果是一个1:9的分配,我觉得非常地不公平
好,那类似这样的想法呢其实非常地常见,例如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会讨论到这个
关于公平的事情,或者是关于信任的这个问题。那可是 经济学家很好玩,他们就觉得说嘴巴上讲讲的不算数
那可是呢到最后的时候你做决定的时候说不定你还是
自私自利的,你还是,就是以自己的好处,自己的利益
为优先来考量的。那不错,这个当然是一个,是一个预测,那
请问就是说实际上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按照自利的这样的一个假设来做
那当然如果是的话表示这个万恶资本主义是对的
那可是如果不是的话呢其实就告诉你说其实人们是愿意付出代价
来实现公平,或者是说来互惠,或者是说来报仇
那这个时候呢其实这个实验的结果就会给这个公平正义 给这个惩罚性正义,给这样的一些社会偏好呢
标上了一个价格。那好,类似的例子呢其实我们甚至可以在历史
上都会看得到。那在1787年,就是美国他们在 决定要建国的时候呢,他们在写他们的宪法的时候
他们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当时想的问题是说请问
就是,好,我们现在只有13州,可是呢美洲大陆还有很多这个
蛮荒之地,如果未来有新的州成立了,它们也要加入
这个美利坚合众国的话,那我们要不要给它享受同样的权利哦?
那这个相反的例子是说,比如说像现在很多的高科技公司它上市了,可是呢它
上市卖的股票呢是次等的股票,所以相较于 比如说相较于google的创办人,这些原始股东
那新买了google股票的股东呢他 其实在投票权上面是相较之下非常地低哦
那所以表示说你如果是google的新股东,你 跟这个原始股东是并没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面的
那可是在历史上呢当时美国的开国元勋他们就在讨论 那其中George
Mason他就说:“这个新的州名和我们一样会为 自己的州感到自豪。因此呢,如果我们没有让他们
跟我们享受同样的权利,那他们可能就决定不要加入了
那或者是呢可能加入一下,可能就会离开。那这边你们看到就是说
这就是这些人他们在考虑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他们就要考虑到这个公平的问题
那可是呢他们考虑到的这个公平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他们,就是在
偏好上我希望多公平,他们其实也有一些利害的考量,是问说:糟糕
我如果被拒绝的话那怎么办?对,他这边的话就是说
对,我如果设计这个制度是不公平的制度的话,那另外一边就不愿意加入了
那或者是说他加入了,可是他就很快地退出。那所以这边的话你看到说其实公平的想法里面
可以是有很多面向的。而且呢实际上的这个所谓的公平到底是在
是在什么样子的标准下的公平,这边也可能会有很多种
那像,其实美国的制度他们的设计其实非常有趣,他们的参议院呢是
每一州都是两个参议员,那所以意思是说这个每一州的票数都是一样的
所以他们50州就有100个参议员。那可是呢,你就想说,对
那原本创立的时候的那13州他们只有26票 他们占这个100票里面其实是少数
那所以等于说当时他们的设计就在考虑说要不要允许这样的 事情。可是他们为了公平,为了就是希望海纳百川
所以呢他就让,最后他决定说每一个新加入的都跟原本的州都有同样的权利
那可是呢,有趣的事情是说美国的众议院他是按照
r人口比例来分配的,那所以说,比如说加州或德州这种大的州它的人数就很多,众议员人-
数就很多 可是如果是那个小的州人数少的话,那它的众议员人数也就少
那属于当然就是在不同的基准下,你是要以人口数为
基准,还是你是要以一个州,一个州为基准,这个对公平的看法可能是不一样的
那好,其实呢公平的这样的想法其实处处可见
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地方你都看得到,你可以想象说如果说这个一个
一个系所,那新近的老师是不是跟资深的教授有同样的权利义务呢?
还是说那个大家都欺负新来的,那在当兵的时候会有所谓的老兵欺负新兵
然后一般的公司可能也都会有类似这样的问题,那可是呢就是这边的问题是说
如果说你在乎,你希望海纳百川,希望这个广招各路英雄好汉,那
你确实就要开始考虑说,对,如果新来的人你把他们这个
当作次等的人来对待的话,那是不是他们就不愿意加入,或者是他们
来来就离开了,那这个其实在很多的公司其实是很常见。那不过当然就是说如果说这个公司
财大气粗,他不在乎那个新来,反正你不要来就算了,那个后面还有很多人排队的话
那也许他不见得在乎公平。那可是如果是一个就是希望海纳百川
希望最好的各路英雄好汉都来的话,那也许他就需要很在乎这个公平的看法
讲到这边其实你也可以去想说好,如果是同样的这样子的例子,那你如何
去想比如说台湾跟中国之间的关系,那到底怎么样 才是这个公平。那而且这边的话你可以想象说不同
的角度的人他们可能会对公平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些人觉得说
我13亿人决定嘛,那所以这个台湾只是占一部分
可是有人觉得不对,你应该把两边要平等地来看待
那所以确实就是不同的公平的 看法那它会带来就不同的行为
那而且就是说在这个如果两边对于公平的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呢,其实是有可能真的造成冲突的
好,这个我们接下来就会在这个实际的实验里面我们就开始看到一些这样的情况
好,讲了这么多关于公平的这个问题,其实
如果拉回到经济学,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经济学其实不会讲公平
那通常都会讲就是讲第一堂课 对,你如果上大一经济学第一堂课老师就会说这个人是自立的
而且他还会特别讲,这个自立呢其实是包括利他的
就是说为什么呢?就是说我的效用函数里面有我朋友的效用、我小孩的效用、我父母的效用
那所以呢我还是极大化我的效用,那所以我还是追求我自己的利益
只是我利益里面有包括了我朋友的利益、我家族利益或者是
在国外甚至他们有人有遗产是留给宠物,所以我宠物的利益这样
那可是有趣的事情是说这个大概是你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经济学的课题上听到利他了
那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理论上自利的这样一个假设它其实是包括利他的
只要说我的利益里面有包含了我家族的利益,我朋友的利益,甚至其他人的利益,甚至是- 社会公益
这样就可以了。那可是呢,到后来经济学课本上的讨论通常都是把这个
自利呢跟自私画上等号,就变成是说只有我的金钱报酬或者是我的消费
然后才会进入的效用函数,那是不管别人死活的,那不过呢这个其实只是一个在数学上
的方便,那原因是因为说,你要证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就是说这个完全竞争的均衡
是有效率的时候,那你需要一个假设是没有外互信的,就是说我的效用
只跟我个人的消费或者说报酬有关系,跟别人是无关的
那当我们使用这样的假设,我们才能够得到 对,这个完全竞争均衡它是有效率的
好,当我们用了这个假设之后
我们才能够得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就是完全竞争均衡它是有效率的
这个只是方便,那并不代表说人就真的是自私的,那
经济学的假设是自利,可是这不见得是自私,那所以这边有个问题,就是说请问
一个现实的人,他的 效用函数是真的只包括他自己的消费吗?
还是说他也会在乎其他人?那这边这是一个
真实的问题,那所以当我们真的来用实验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会来观察人们的
他们的效用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那下面我们就开始看,就是跟这个有关的赛局
的实验有哪一些。第一个是,囚犯的两难,那这个是 大概所有赛局理论一开始会教的第一个赛局
那所以我们就有人拿这个来做实验,那跟它类似的 是所谓的自愿捐输的赛局,也有人是称为是
公共财自愿捐献的实验 那我们在第一堂课时候看过的是最后通牒谈判的实验
那这个赛局,在这边你会看到跟公平有关的看法
那跟它对应的,因为这个实验大概是实验经济学上面被重复最多的实验
被研究最多的就是这个实验,那后续他们有很多的讨论就是说,为什么人们会拒绝不公平的提议
那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赛局是独裁分配赛局,就是提议者提议
之后,回应者只能接受,他不能拒绝,所以这样就是一个,其实它
不是一个互动的赛局,而是一个单独的决策,就是提议者就直接独裁地分配我们怎么分钱
下一个我们要讲的这个赛局的实验,是一个互信的赛局,那这个的话就是
两个人第一个人他要决定说他要信任,他要投资给第二个人多少钱
然后第二个人他要决定说他要回报给第一个人多少钱
那第一个人信托给第二个人多少钱,这个就让你知道说这个人
对另外一个人的信任有多少,那另外一个人回报多少钱就让你知道说
第二个人他可信赖的程度有多少
好,那类似这样的呢,如果有很多次的互信赛局,就会变成是
蜈蚣赛局,就是我给你,然后你也给我,我再给你这样子,一再地来回
那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劳资关系里你会看到,所谓的礼尚往来
这样的情况,那这个是,这是在劳资关系上面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实验
好,那所以我们就来看一个一个这样的实验的结果,然后跟它所反映的社会编好,它的效用函数
是长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