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剛剛處理完了移動的部分,就所謂處理完了 θ₁ θ₂ θ₃ 之後,我們現在來看看轉動的部分 等於說轉動的部分有三個角度需要求解,就分別是 θ4 到 θ6 那我們等於說我們現在就可以把 θ₁ θ₂ θ₃ 當成是已知了,那接下來等於說我們需要 解的就是 4 到 6 的部分,那 4 到 6 等於說我們今天剛剛 θ₁ θ₂ θ₃ 已知之後 我們可以去做一個反矩陣,把這個 θ3 到 6 算出來之後 然後再以 Z-Y-Z Euler angle 的方式來解 4, 5, 6 那這裡有一個簡單的動畫先給各位同學看說這個 4, 5, 6 到底是怎麼操作的。 現在轉的是 4, 這個轉的是 5 然後再第三個轉的是 6 ,所以各位同學可以看到說,今天手臂的這三個雖然說 直接看這個 CAD 的這個動畫的時候覺得說它轉的 位置是不一樣,可是如果說你們仔細看這個轉軸的話,的確 第四軸的軸線在這個方向,第五軸的軸線在這個方向,第六軸的軸線在這個方向 基本上三個方向都會交在同一個點,就是交在這個藍色 的正中心這裡,所以等於說這個手臂,乍看之下雖然說 轉動的位置不同,可是事實上它也符合所謂它的后三軸有交在同一個點 所以等於說我們可以就是照著 pieper 的解法繼續去往下走 那 pieper 的解法的本身雖然是 4, 5, 6 是長這樣 但事實上它的解,事實上跟我們的以前所教的 Z-Y-Z Euler angle 事實上是 相近的,那為什麼相近,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 那這裡是畫是另外一個手臂的,不過 4 ,5, 6 的定義方式是一樣 好,我們現在就稍微來看一下,就等於說今天手臂 這跟剛剛一樣嘛,就是 1, 2, 3 是產生移動,然後 3 的末端點之後 4, 5, 6 就交在這個位置,那交在這個位置之後,我們就先來看一下 就是說我們今天在 DH 的定義下的時候,我們今天 θ4 是沿著 Z4 軸然後從 X3 往 X4 的方向轉,所以這個是 θ4 的定義,那我們的 Z4 軸基本上就是 link3 這個這個桿件的方向,等於說從圖中可以看到說,在上圖的話就是它一個向下的這個 方向,就是我們 link3 的桿件方向,那也是我們 Z4 軸 的轉軸的位置,那在左圖這邊我是把它先畫出一個示意 代表說它是,這個是畫出來的這個細細的黑線就是它的轉軸 那我們的第 5 軸轉的方向是跟第 4 軸是一個垂直的 那等於說在這裡可以看出來說,我這裡就畫了一個示意 就是說今天的轉軸方向,就是這個圓筒這個會上下動 所以它是對著這個 Z5 來轉,那我們知道照著 DH 的定義,我們的 θ5 就是今天是對著 Z5 轉,然後是 4,X4 轉到 X5 的方向 那這個方向如果對應到手臂,各位同學可以看得出來說就是 4 跟 5 的這個相對 那接下來我們的第 6 軸會沿著我們的 Z6 的方向轉 就等於說我們的 Z6 方向是這樣子轉,那這裡可以 看出來說我們 θ6 的定義是 X5 轉到 X6 所以等於說今天的 Z-Y-Z 的,我們今天如果說先從 DH 的角度來看的話,4, 5, 6 是各自沿著這三個方向去轉 那如果說我們今天要把這個轉動再對應到 Z-Y-Z 的角度 那各位同學可以發現說我們 Z-Y-Z 在想 Euler angle 的時候 代表說那個坐標系的 X-Y-Z 是就不會變動的 跟 DH 最大的差別就是說, DH 我們是設定了每一個旋轉 都是針對那一個當下的坐標的 Z 軸,那所以等於說因為每個 joint 之間的坐標定義會有一些相對的不同,所以等於說才會有那個 DH 要進行轉換 那在 Euler angle 下面就等於說我今天假設空間中有一個 frame,X-Y-Z 它就一路上都是沿著當下的那個 X-Y-Z 的其中一個軸去做轉動 所以它沒有從 frame 說瞬間從這個 Z 跳到另外一個 Z,那針對 Euler Angle 來講,從我們 DH 的這個 Z 跳到另外一個 Z 其實就代表的說在 Euler Angle 下面 可能第一個是對它的 Z 軸轉,第二個是對它的 Y 軸轉,那我們現在就來看 看這個說明,我們假設說 就像是我們的這裡圖中所畫的 我們本來在 DH 下面是對著 θ4 轉,轉一個角度 那轉一個角度之後 事實上這個小角度它所到達的這個 Y 是在這個,本來的這個方向上面,就是等於說在圖中所畫的往左 可是我們如果說知道說,我們要把這個去對應 到我們之前所交的 DH 的 Z5 軸的轉動的話 我們就知道說我今天在 Z-Y-Z 下面的 這個 θ4 的轉動要多轉,比本來的 θ4 要多一個 θ4',就等於說多一個 180 度 我的 Y 才會轉到對面側,那當我們這樣子 等於說我的 Z-Y-Z 的 Z 是轉 θ4 加 π 的這個角度之後 我的 frame 的位置就會在我這裡上面所寫的這個綠色的位置 那這個綠色的位置的好處就是說我今天 如果說在下一個瞬間,我本來在 DH 下面要對著 Z5 轉 的話,等於說在這個轉完之後我就相當於在 Euler angle下面是對 Y4 的 Y'4 去轉,就等於說這樣才會是 Z-Y-Z 的 Y 嘛,等於說我們這個角度要對 那等於說我們今天對 Y4 再去轉之後 我們等於說轉出來的角度,假設以 X 來看的話,就是變成是一個 θ5 的 θ'5 就等於說這會真的是對著我們的 Y'4 轉,轉到一個 Y'5 轉到一個 5' 的位置,大概是像這裡圖中所示的 那這裡可以看出來說,我們今天 θ5' 的角度,就是 Euler angle 轉的角度 跟我們 DH 定義的 θ5 事實上是一樣的,只是定義在不同的位置上面 所以 θ5 的角度就不動,那這個轉完之後呢 就等於說我們的下一個瞬間,就變成說又會再對 轉完之後,會變成到我們所謂的 Z5' 的位置,要開始對 Z 再轉 所以等於說轉了之後就會讓我們得到一個所謂的 θ6 這邊的 角度,那這裡各位同學要注意的是說,我今天本來的 本來的這個 X'5 跟 Y'5,本來是在下方,那我今天轉 6 的時候 等於說今天針對 DH 的設計,我們的 X6 就等於說我們的 X6, Y6 跟 Z6 是在上方的位置,那如果說我今天 以 Euler angle 的角度來看,我的 θ6 在轉的時候, 如果只轉一個 θ6 的角度,它最後的 X ,Y 的向量會在下方,所以變成說我必須要 多轉一個 180 度,才可以把我本來 Euler angle 在下方的這個姿態轉回到上方 這樣才會剛好跟 DH 的這個 frame 6 的姿態重合 所以照這樣子解釋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說 以 Z-Y-Z 來看的話,我們這個 θ4 的部分跟 DH 比要多轉 180 度 就是這樣的話,等於說對著 Z 軸轉,要做這個動作 第二個,在 5 的話,一個是轉上面,轉下面,所以只是定義位置不同,但是量值上是沒有改變 那 6 的話,也一樣要多轉個 180 度,它才會讓我們本來 Euler angle 的 frame 回到跟 DH 的 6 的 frame 在同一個位置下面 所以這是等於說,只是角度定義上有些差異,可基本上在轉動 的過程中,DH 跟 Euler angle 事實上是有一個一定程度的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