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音乐]
我们前面一直在讲,强调说动作的重要性,动作对于构建此刻真实的重要性
那其实我们都知道说我们拍片子很重要的一点除了叙事之外就是抒情
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如何把情感做这种动作化的处理呢 我们先来看《GASMAN》里面的这样一个桥段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 她们两个小女孩做这件事情
她们表面的动作是两个人在争吵,在争着要坐到爸爸的膝盖上面。
然后她们本质的动作是什么? 本质的动作是要争夺爸爸的 主权。
就好像说谁坐到爸爸的膝盖上就意味着爸爸就是属于谁的
两个小女孩在那个当下的这种本质的一个动作吧,所以她们那么不顾一切地去争夺
对不对?所以这个是这个段落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情感的一个 动作化处理的一个案例。
在这个《GASMAN》这个影片结尾的时候啊 它是设计说让 Lynne 这个角色,这个小姑娘
捡起一块石头,她本来跑过去要砸那个她的妹妹,那个小姑娘。
但后来想想又放下了 然后转身跟着爸爸走了,这样一个动作 我想r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练习啊,你去揣摩一下
她的这个动作所蕴含的情感是什么
[声响] [外语]
[声响]
[声响]
[外语]
后面我想再给大家看一个例子,我们来
考虑一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面的情感的动作化
其实在聂隐娘里面关于嘉诚公主的 段落,原来拍了很多据说,但是后来删得非常的少
有一段是集中展现嘉诚公主的一个小段落,就是她抚琴的那一段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她在抚琴这个段落当中
她的整个抚琴的动作其实是一个四段式的一个情感的动作化描述
我们看这是第一个层次
[音乐] 类似于狂魔乱舞一般地乱弹,对不对?
这是一个层次
[音乐]
[音乐]
[音乐]
相对前面来说,节奏有一点啦,但是节奏依然是比较快的
比较铿锵有力的,类似于是一种反抗一般的 这样的一个动作吧。
然后我们再看第三段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罽宾国王得一鸾 三年不鸣
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 何不悬镜照之
第三段
这样一个抚琴的这样的一个动作舒缓下来 沉静下来,然后呈现出了一定的美感
甚至会让我们觉得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对吧?这就是其实正好对着
刚好对应的是鸾镜起舞故事的三个段落 也是她自己作为一个鸾,就是凤凰这个形象
也是她自己到魏博之后的整个三个 情感段落的一个描绘。
第一个段落,刚到魏博的时候 一切,未来,都不可知。
所以她那个时候一方面带着自己的使命 过来,一方面整个现状,整个未来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状态。
所以她那个时候是非常 忙乱,对吧?非常惶恐的阶段
所以她会用这种抚琴的动作,然后这个抚琴动作会产生相应的这种音乐、 旋律、
节奏 会让我们感受到她的这种情绪吧
[音乐] [音乐]
这是第一层情绪的这个 动作化的这样一个设计跟描绘。
然后我们看第二段。
第二段是她到了 这个魏博之后,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对吧? 然后就像我们这个鸾镜里面一样,她开始感到孤独
那孤独怎么办呢?所以她那个时候是一种孤独,但又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的状态
所以她那个时候是,并不是像她刚刚来魏博的时候
完全束手无策,所以她开始慢慢地寻找到一些在魏博
实现她自己政治理想,实现她自己来魏博目标的这样的一些事情 她开始掌握一些,开始渐渐地有一些成果了。
但是 越往下做,她越觉得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内心当中对自己的悲鸣开始慢慢地起来,孤独感开始慢慢地起来 所以这个是第二个段落,这个动作段落的一种情感的一种显示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然后我们再看第三个段落
这个段落当中,我们前面这样的音乐状态,其实对应了从她刚开始到魏博的时候一团乱的状态
到后来慢慢地开始有一些头绪 但是,她在魏博殚精竭虑
越往下做越感孤独,所以这第三个段落是 那段音乐,那段整个动作的过程
尤其的舒缓,但同时又是绝望的、 悲壮的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 罽宾国王得一鸾
三年不鸣 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
何不悬镜照之
>> 最后的那段
尤其的悲壮,其实对于嘉诚公主来说 她的整个生命当中最最绝望的部分
不是前面弹琴的这三个部分,她自己教出来的田季安
并不是清朝廷派,而田原氏的加入 也让整个魏博离朝廷越来越远
所以她以一个女政治家的身份奋斗了几十年之后 发现她的这种和平局面却并没有维持下去的力量
她把她的一生的赌注都下在她的这个政治身份上,而她自己内心的孤独也像这个鸾一样
最后在镜子里面看到了自己,她彻底看清楚了自己这个孤独的身份,所以
她的绝望之感,其实已经可以用无声来表达,她讲到后面的时候
她琴都不弹了,她以一种无声的方式 去表达她那种悲观、 绝望。
所以这个部分其实是特别让聂隐娘 心疼的地方。
其实加上 公主的一生,就是我们在片中看到的田原氏的一生 一模一样,所以聂隐娘对于这一层的领悟
导致了她直接可以抛开这一切政治身份,抛开这个杀手的身份,她愿意跟着那个 单纯、
善良、 总是微笑着的磨镜少年,跟他走天涯,所以
聂隐娘的"隐",或者说侯孝贤理解之下的聂隐娘的这个故事的精髓
就在于此,所以我真的觉得侯孝贤是一个非常非常理解女性 并且崇敬女性的这样一个导演。
这是情感的一个动作化处理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呢,我刚才讲到了这种情感的动作化的处理
其实是解决我们表演当中最难的那个部分
就是我们如何去表演一些情感段落,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其实我们会看到很多演员会炫耀自己很容易去爆发情感,很容易
去展现某种或痛苦或悲伤的那种情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啊,如果说你在某一个需要展现情感的段落里面
你不是通过此刻当中真实的动作去完成那样一个情感的爆发
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面,去寻找自己的痛点、 哭点
但其实意味着你在那个表演的当下,你是一个
包裹着的自我,你是在不停地往内走 往内走去寻找到一个可能跟这个当下的戏剧冲突
跟当下的人物设定,这个角色的心情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情绪状态 那个时候,哪怕你哭了,但可能那种悲伤的哭
并不一定符合,或者并不一定能够那么精确地去 描绘这个角色当时的那种情境,因为你没有以这个角色的身份
没有以这个角色的情境去构建你的整个的情感 所以这种情感就算出来,可能最后
在挑剔的敏感的观众面前,是一个有问题的这样的一个情感的表达,会造成某种误解 所以这其实是我们要避免的一个问题。
所以其实我个人 理解啊,我刚好跟某一些人可能认识的不太一样
我们其实没有必要说为了某一场戏去拼命地去酝酿情感 可能你需要酝酿的是整个当下的真实的感觉
然后为了这种真实的这种情境去设计相应的动作 让在这个动作自然流淌当中,在对白的自然流淌当中
你慢慢的让自己达到那种情绪的状态,这是最好的一种表演 那可能有同学会问说,那我们自己
记忆当中的某一些情绪点难道一点都用不上吗? 其实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一些我们生活中会让我们悲伤的事情
你可以去想象,但是你不仅仅是让自己 沉浸在那个气氛里面,而且其实我们这里面讲到说,一些回忆当中会
瞬间让我们泪崩的事情啊,其实我想我们仔细去回忆的话 比如说,我们以前会经历过分手,我们可以想想看
真正让你回忆起来还会,回忆到那段场景、 那段分手,还会痛苦的事情,还会痛哭流泪的事情
可能并不一定是对方给你讲的某一句让你,刺痛你的话
可能很莫名其妙的会是当时的某种阳光的感觉 当时某种空气的感觉,比如说我们会经历过亲人的葬礼啊
就比如说像我个人,我想起某一段让我特别 有感触的丧礼的那种感觉的时候,我先想起的是
那盏白色的烛光,我印象中当那个烛光在开始摇曳的时候,那种
那种丧礼的感觉就开始在我脑海中浮现,所以就好像很早以前有首歌,辛晓琪唱的,叫做
叫做《味道》,你对某一个人的记忆,你对某一份情感的记忆,哪怕它是痛苦的
但最能激起你的这份痛苦感觉的可能是 某一种很细的味道,可能是某一个
烟头,掐烟头的动作,都是一件很细节的事情
而这些细节的事情,你可以把它们挪到现场来,挪到你当下的这个
表演的情境当中来,可能你的情绪就来了,而同时 你又没有把自己完全抽离开,你是真实存在在
这个现场的,你的动作、 你的反应、 你的情感也都是真实流露出来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好最好的一种控制情感的状态
好,我们上面其实讲了很多对于表演的处理,从外部再到动作再到情感的 越来越难的状态吧。
其实我个人也觉得,表演的状态其实说说简单
但是真的做到,我觉得必须还是要经历真正地去 体验、 去摸索。
但是我个人是相信的,演员其实是需要天赋的